提到松弛感就會想到孔子說的“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雖覆一簣,進,吾往也”。
初讀這句話,感覺是要告訴我們人生貴在堅持,只有堅持不懈,才能積土成山,最終達于成功。否則,就會前功盡棄,功虧一簣。
再讀,就讀出了松弛感,感覺到對面的孔子張弛有度。億萬訂單哪怕只剩下簽約這一步,想要停下來就果斷停下來;浩大工程哪怕只是掀開了帷幕的一角,選擇繼續也會一往無前。這份兒或進或止的自主,源自行所當行的收放自如,是閱歷也是智慧。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往返于兩點一線的生活,日子渺小且重復,我們太需要重拾對生命萬物的認知,重新找回松弛感。
當乒乓球當得很累,也想當當茶杯,希望偶爾可以允許自己會碎,不必不分晝夜做個照顧者,不必入睡前長時間經歷放不松,不必醒來時發現自己又是握著拳頭的,不必時時刻刻都面對,不必明明知道逃避有用、卻可恥,而無法躲開。
不要把生活過程“單曲循環”,生活除了都市的忙碌奔波,還有自然山海的悠然自得。
我尊重我所有的情緒,也尊重我所有的想法,它們都是有價值的,我接納所有的情緒和想法。 它們都是在提醒我、保護我,我有那么多的護衛,所以我很安全。我允許它們按照它們的節奏來來去去。用舒適的姿態和從容的態度接納當下所有的“不松弛”,成年人的生活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,慢下來,是為了更好的出發。
人生永遠都是在路上,別趕路,去感受路~